【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江苏建筑职院:让地方非遗与手艺创新互动起来
发布日期:2022-03-10浏览次数:1382

“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典范”是江苏省确定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徐州区段上散落的民间艺术的文化明珠,不论是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求,还是作为区域经济文化需求的内核驱动,都要深刻认识和传承这“流动的文化”,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肩负重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对技艺的原真性和传承的活态性进行保护,不仅是政府、非遗传承人的“家事”,更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如何针对区域民间文化开展动态跟踪与编码梳理,进而统筹、推进运河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培创、校政企”多方联动,串珠成链,把非遗引入校园、植入课堂,为非遗加码,为经济赋能,打造了以“非遗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定向,使之与手艺创新互动起来,校地在对接中实现双赢。

撷拾非遗文化,构建艺术设计地方性话语体系

近三年来,江苏建筑职院组建艺术设计专业团队,专门针对徐州民间非遗开展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工作。他们汲取区域文化养分,项目化开展教学实践,对接专业特色建设,坚实区域人才培养定向,柔性引进非遗传承人,定期开展“24小时工作坊”,长期坚守形成传统,逐步打造非遗活化创新的院校品牌。他们让非遗传承人成为教育言说者,“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现场实作培训。

王桂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的剪纸作品是徐州非遗的典型代表,学校“民间剪纸24小时工作坊”定期邀请她深入教学一线,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传习剪纸技艺,在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同步实现了专业资源的扩充、特色课程的建设。“古邳蓝染技艺”“怀中抱子扇蒲草编织技艺”等非遗项目也定期进入“24小时工作坊”,引发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非遗民艺承载着民间艺术家、手艺人的智慧,也是区域审美、民俗文化的物化体现,汲取民间文化的生态智慧是教学实践、活化应用的前提。艺术设计团队还关注文化的可持续性,结合实践教学从多边学科角度活化地方性传统设计,分别设立教研团队成立工作室。成立非遗研创中心,聘请地方文化学者马凯臻主持,非遗研发与创新在学校展开,将非遗民艺审美与技术基因进行梳理编码,导入教学资源库,植入实践教学课堂,引导教师对非遗项目持续关注,丰富设计文化精神内涵,透析设计在物质和非物关系中的角色担当,建构起苏北地方性语境下的设计话语体系。

塑造研创团队,链式思维助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为切实推进非遗文化有效传承创新,江苏建筑职院分别建立专业工作室,结合专业实践教学,致力于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引导专业教师认领非遗项目,带领学生长期定向跟踪,在田野中发现民艺之美,在创新中激发民艺活力。他们积极推进“非遗 ”融合艺术创新模式,实现了非遗文化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深度融合,逐步激发教学主体的文化自觉,助推教师教研有方向、有阶梯、有目标,实现了“长链式”“多触点”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组建“专、技”结合的教学团队,真题真做。工作室教学是一种更加趋近于设计工坊的教学模式,借鉴包豪斯在创立之初倡导的“设计师 工艺师”双轨制教学理念,设立“大师工作室”,推行非遗传承人、工艺技能人才的柔性引进,践行“基础课程”与“作坊训练”的双元制教学,教师、手艺人与学生合力完成创意并实现落地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培育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非遗活态传承。下邳“怀中抱子扇”省级传承人杨明新作为“大师工作室”实训项目的技术指导,全程参与蒲草编织技艺设计转化,与师生共同协作研发完成了新蒲草编织系列的制作加工,学生与大师的共同作品《双署名》参加江苏省紫金奖文创类大赛获得好评。

设计赛事助力,积极促成“创新手艺”再回地方乡土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秉持“立足徐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江苏建筑职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致力研究区域文创产业价值提升与区域非遗项目活化设计研发。

由于社会的转型、产品适用度不高、资金配置不精准等原因,许多手艺技能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此,学校从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高度,关注手工艺,促进手工艺的活化与技术传承。牵头承办“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徐州分赛(汉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地方性非遗文创的活化推广、教学成果的推出努力打造平台。通过组织、举办品牌赛事,把非遗活化成果向社会展示,增强师生的专业自信心。重点推出结合地方性的文创项目与作品,积极推动“创新手艺”反哺地方,使非遗传承人、手艺人借手艺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多年的地方性田野调研、技艺编码以及“大师工作坊项目”的推进与践行,形成学校、企业、教师、工匠、学生“五维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呈现出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出作品、社会经济提升等共益共生教学新形态。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研和学生的获奖收益颇丰,学生非遗(剪纸)爱好者董志强的“董家大院——打造非遗ip,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地方非遗与手艺创新的互动,助推了校地文化对接,彰显了高职院校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王俭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

新闻链接: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微信】

    【微博】

    【校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

邮编:221116

|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

米乐m6棋牌官网的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网站地图